您现在的位置是:启航汽车网 > 买车用车买车用车

2023年中国最具活力车企TOP30

查看 羊翻启航 的更多文章羊翻启航2024-02-05【买车用车】1333人已围观

2023年,全球能源危机、通胀加速、地缘政治紧张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的多重挑战下,全球经济环境呈现高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我国也是如此,三年新冠疫情防控后经济恢复发展,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社会经济层面,国统计局初步核算,全年GDP呈现良好上升的态势。

这是复苏年,更是变局年。技术和金融环境快速变化,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AI)突破性的技术飞跃,深刻的伦理争论,在意想不到的领域展示出前所未有的影响力:例如在娱乐领域,留下的一些不可磨灭的印记;也看到了房地产行业依然一蹶不振。

涉及到其中的企业,强弱交替加速上演,呈现大浪淘沙的趋势。

一边是无数企业纷纷倒下,尤其餐饮创业开启生存竞速赛,126.5万被淘汰,是2022年全年餐饮企业注吊销量的2倍多,创下2020年以来餐企注吊销量新高!另一边,2023年中国最赚钱的10公司(8国企,2民企),创下营业额和利润高峰,A股市值“一哥”的贵州茅台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7.2%。

虽然竞争激烈,带着对市场的良好预期,无数新企业站了起来,前三季度,全国新设民营企业706.5万户,其中,广东省新注册23.98万,同比增长32.52%,连续多月全国排名第一,足见本地企业活力较强。

那么,综合各个纬度,这一年依然活跃于市场的企业,哪些表现出了较强的综合实力,具有成为下一个“一哥”的潜力?

文轩指数将综合三大指标:市场活力指数、品牌影响力指数、市场规模指数等,统计发布《2023年中国最具活力企业榜单》,涉及房产、农牧、酒业、健康、餐饮、金融、、互联网科技、城市等9大领域,从行业细分领域入手,窥探财富分布情况。

如果说“卷”有段位,那么行业已经“卷”出了火花。

作为大宗商品,房地产与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两大支柱产业,消费在居民庭产中也具有重要地位,新能源崛起逐步在改写中国行业的发展轨迹,尽管目前新能源还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但发展势头异常迅猛。

01

新能源:“风光”无限好

上有政策扶植,下有本支持,新能源赛道上的选手个个意气风发。

来自乘联会数据,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累计批发886.4万辆,同比增长36.3%;零售累计零售773.6万辆,同比增长36.2%。另外,新能源乘用累计出口104.8万辆,同比增长72.0%。

从企排名来看,比亚迪销售269.6万辆,市场份额34.9%,稳居第1名;特斯拉和广埃安分别销售60.5万辆和48.6万辆,市场份额分别为7.8%和6.3%,分居2、3名。

从销量变化看,理想、长安、长城、一红旗等企增幅均超100%。

2023年纯电动乘用共销售521.2万辆,同比增长23.2%,其中ModelY销售45.6万辆,同比增长44.8%,以8.8%的份额遥遥领先。分品牌看,TOP20型中比亚迪有6款,特斯拉、广埃安、上通用五菱、长安、吉利分别有两款。

2023年1-12月新能源厂商零售销量增幅最大为理想,同比增长达到了182.2%。截至2023年12月31日,理想累计交付量超过60万辆理想CEO李想对外表示,2024年将挑战80万年销量、10万月销量的目标。

新能源市场最大份额黑马非比亚迪莫属,年度零售销量为270.6万辆,同比增长50.3%,市场份额占据了35%。

显然2023年,比亚迪的多品牌发展战略迎来快步发展。比亚迪王朝、比亚迪海洋构成整体销量的基础,腾势则维持了比较稳定的表现,仰望、方程豹12月份开始快速上量。

除了比亚迪,吉利、长安和长城等自主传统企,经历几年电动化转型阵痛后,2023年的市场表现已经稳步上扬。

2023年,吉利、长安和长城的新能源销量分别为46.9万辆、38.5万辆和23.7万辆,成绩斐然。

2023年,吉利累计销量达168.6万辆,超额完成年度销量目标,长安也积极向新能源转型,除了深蓝、阿维塔外,2023年还推出了长安启源,并针对性完成了产品的快速布局,也让市场对其2024年的新能源表现更加充满期待。

广埃安累计产销达百万辆,成为全球最快达成百万辆的纯电品牌和新能源品牌,广埃安2023年零售销量为48.4万辆,同比增长76.7%,增速创历史纪录。

文轩指数在整理数据发现,新能源不论是市场声量与市场活力上,均具有不错的表现,专利数量及更新速度较2023年的传统油遥遥领先。油电战还在继续,从消费端看,传统燃油用户正逐渐被蚕食,这或将倒逼燃油加快更新速度,哪怕是营销层面的动作。

中国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分析,对2024年的新能源市从企业到行业协会都有乐观预测,“预计2024年中国总销量将超过3100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约1150万辆”。

2023年中国最具活力车企TOP30

新能源的未来看上去一片大好!

十八世纪,卡尔·弗里德里希·本茨发明世界上第一辆以来,时间与技术的积淀让燃油在技术和可靠性上毋容置疑,新能源的出现看似开辟了一条新路,但是新事物的优劣势还需要新能源企们正面面对。

安全问题,续航里程,后期服务,环保问题,对本质的思考等等,都是新能源需要不断完善的课题。

在本次榜单中,新能源除特斯拉是境外独,其余上榜新能源品牌均为国内自主品牌,新能源自主品牌的崛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02

传统燃油的“诸神黄昏”时刻?

油价上涨,政策对新能源的扶持,新能源产品力的重塑表达,对客群的分流......传统燃油在内外因素的挤压下,近几年活得并不“潇洒”。

从销量细分市场看,2023年传统豪华品牌,奔驰在华交付约76.5万辆新,同比增长1.7%;宝马在华交付82.5万辆BMW和MINI,同比增长4.2%;奥迪在华交付超72.9万辆,同比增长13.5%。

值得一提的是,BBA的在华销量增速均低于高端品牌15.4%的平均水平,贯穿2023年的降价策略保住了销量,同时传统豪华品牌利润空间较高,还能维持市场稳定。

“温水煮青蛙”的游戏对中国市场的豪华品牌来说,也才刚刚“点火加热”。

当然传统豪华也在积极尝试新能源市场,也取得不错销量,2023年宝马在华的纯电动销量达10万辆,同比增长138%;奥迪的纯电动销量3.1万辆;奔驰未发布纯电型具体销量数据。

另外,日系在2023年中国市场的表现:溃败。

细分来看,丰田中国,全年销量为188.24万辆。相比2022年,2023年丰田中国销量同比下降了0.29%。其中广丰田销量90.1万辆,同比下降5.47%。一丰田销量为80万辆,同比增长4.1%%。雷克萨斯销量为18.14万辆,同比略有下降。

从销量看,丰田还是稳住了,但是南北丰田及雷克萨斯在单价上已经崩了,无论是凯美瑞汉兰达,还是雷克萨斯ES“公路闪电”加价的无聊魔法已失灵。

本田中国2023年全年累计销量为123.42万辆,相比2022年137.31万辆的销量同比下降了10.12%。其中广本田销量为62.05万辆,同比下降13.91%。东风本田销量为61.37万辆,同比下降了4.9%。

从目前市场表现来看,两本田属于热锅上的蚂蚁,就连不可一世的雅阁,曾经的主流商务B级一都在2023年低价销售,而在新能源领域本田表现也较为颓废。

日系三强最后一位选手,日产中国2023全年累计销量79.38万辆,同比降幅高达24.05%,在型方面,年销量超10万辆的只有两款轩逸和逍客,这两款型并没有核心产品力存在,被超越和替代不过是时间问题。

至于马自达中国,自阿特兹爆出质量问题以来,销量就开始下滑,执拗的马自达在新能源市场基本零布局,不否认马自达是好,但是市场就是这样残酷。

德系相对较为坚挺,美系的表现一直低空飞行,法系一直在外围徘徊,韩系正在收拾行李,对于中国市场,各个品牌面对的困境各不相同,只有各个企良性竞争,不断优化产品,才能让市场焕发活力。

传统企也应该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优化自身产品力,找准用户需求及痛点,降价,降成本,无疑是望梅止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制榜说明】

本榜单由文轩指数研究中心独发布,测评研究对象为所有相关企业。通过发布"企业活力"榜单,我们能够科学地评价和度量不同规模的企业市场活跃情况、宣传推广策略、消费者认可程度等。

为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准确性和真实性,榜单各项指标由客观量化指标和主观评判指标共同构成,以保证客观准确性和主观真实性。客观量化指标主要来自文轩指数、企业公布等,主观评判指标则是通过对业内人士、投者、媒体、消费者等的访谈调研,和公开料的深度剖析等途径为指标赋值。另外,在指标体系外,我们设置了加分项(比如重大技术突破等)和减分项(特定负面事件的影响)。

受限于客观因素,文轩指数无法保证数据的绝对准确和完整,榜单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依据,文轩指数不对使用本榜单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

Tags:

同比增长73.2%!跨境电商企业赶订单 扩产能

搜索